送你去看電影《夏之庭》:日本影壇青春大師的經典要上映啦!
在日本影壇仍然很威的年代,相米慎二無疑地是最會拍青少年成長故事的導演,數十年前的這些相米電影,仍然能精準地呈現小屁孩與彆扭青少年之所以屁孩與彆扭的本質。
沒想到,有電影公司竟然願意在這個已經沒有太多人認識相米的年代,在台灣引進相米慎二的青春經典。中影去年引進了《搬家》,現在他們代理了《夏之庭》。請聽聽大王介紹它有多妙,而且大王要送票了。
三個屁孩,一個戴眼鏡、一個胖、一個呆,想當然耳他們絕不是校園風雲人物。胖胖的山下請假參加阿嬤葬禮,他回來後,這三小男孩突然對「死亡」著了迷。
死是什麼?這問題對小孩來說太過遙遠,但問題是,成人也未必能理解死是什麼。還好,屁孩時間多,他們有機會能近距離觀察什麼是死:他們發現家附近有個孤身獨居老頭,他看起來快死了,這真是活生生的好生物教材。
《夏之庭》聽起來很像四小男孩組團去看屍體的《站在我這邊》,如果有任何影展要放映《夏之庭》或《站在我這邊》,真應該兩片一起放映。因為它們看起來是相似的題材,卻因為源自不同的創作者,而呈現了東西方文化對死的不同定義。擺在一起看,真正是饒富趣味。
《站在我這邊》的男孩們踏上尋屍之旅,一路上遇到各種凶險與趣事,這是美國少年文學永遠不變的冒險主題。但日本文化可不強調冒險:《夏之庭》裡的三小男孩們,偷窺阿公何時要GG,後來卻莫名其妙地變成了阿公的好友兼看護兼打掃工,幫他清理家庭倒垃圾。
不知生,焉知死,我們可以輕易地在社群裡對所有訃聞打上一句「R.I.P.」,但我們未必真正認識這個人死前的樣子。男孩們認識了高齡阿公,這是個「知生」的起點。而隨著越來越熟,阿公開始講起了自己的過去……知生的旅程開始倒帶重播。這些人生歷程裡一定有苦有難,也有男孩不懂的遺憾。男孩們決定為阿公彌補缺憾……
三位非職業演員飾演這三位男孩,選擇素人是相米最喜愛的選角方式,與他們搭配的是日本影壇超大咖三國連太郎(佐藤浩市是他兒子),這位參戰過、差點死在戰場上、演戲超過六十年、還曾膽敢與電影公司吵架的大咖,一身是戲,他演過太多偉人、將軍與俠客,卻在《夏之庭》演一個三無老人,在本片裡你絕對看不出他過去有多意氣風發。
阿公會不會死呢?男孩們會學到什麼是死嗎?這又如何影響他們呢?《夏之庭》可以給妳一個非常滿意、開心、歡樂的答案,保證你走出電影院時,心裡一定會溫暖得宛如夏天的庭院。
而且這次中影還特別製作了新版的《夏之庭》海報,他們去年製作的《搬家》海報,可以說是這幾年最精彩的重製電影海報,而這張《夏之庭》海報一樣漂亮迷人,喜愛電影海報的朋友一定要入手。
《夏之庭》將於4/2在台上映。
現在來送票啦!請在3/23中午十二點前:
請推廣我的電子報XD
回覆這封信,內容請回答「你最喜歡的青少年成長電影是哪一部?」
我就會在其中抽出五位幸運網友,送你兩張《夏之庭》試映會電影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