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死亡擱淺 2:冥灘之上》東京試玩 30 小時總評:迷人新角色、新地景、新載具、與令人期待的新冒險!
5 年前的農曆春節,疫情正式爆發。這幾年,疫情籠罩全球,許多創作者構思了描寫疫情、發想自疫情的作品。這些作品大多會描繪疫情時期的疏離群像,人人自我隔離,公開社群活動大量減少……這正是 2019 年底發售遊戲《死亡擱淺》所預言的世界。
但製作人小島秀夫無意預言,《死亡擱淺》其實是他自遊戲大廠科樂美脫離後的自我心境剖白,而如今真實的疫情已過,他的新作《死亡擱淺 2:冥灘之上》(簡稱《死亡擱淺 2》)對疫情有什麼樣的反思?
近日,大量媒體在東京參與了小島製作的數十小時《死亡擱淺 2》提前體驗,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感受。
1.《死亡擱淺》鼓勵你與他人建立連結,但《死亡擱淺 2》不鼓勵了?
小島本人對《死亡擱淺》的定義,是「我們正面臨分裂與孤立的危機,所以讓我們連結彼此」。
當他被迫離開科樂美,等同被主流遊戲界放逐。在日本,個人遊戲開發者或獨立工作室,在遊戲市場的能見度非常低,他們沒有足夠資金進行宣傳,無法在大樓外牆電視牆或是電車裡放置廣告,自然無法吸引玩家購買。曾經是千萬銷量遊戲的製作人,如今小島秀夫一無所有,宛如一座孤島。
他的焦慮與絕望,後來都成為了《死亡擱淺》情感主題的一部分;而他後來努力與世界各地創作者合作,找尋夥伴,獲得索尼在發行上的支援,這也成為《死亡擱淺》最重要的「連結」主題。
但是,當他在《死亡擱淺》於 2019 年底發行,隨即進行《死亡擱淺 2》開發的 2020 年,卻遇上了全球疫災。人們之間平日的連結被迫中斷,《死亡擱淺》的世界觀變成了現實,這卻引發了小島另一層思考,他對於連結的思考產生了變化:
「在實際經歷那一切(疫情)之後,我開始思考,也許彼此過度連結並不是件好事。這樣的感受,其實已被預先埋藏在《死亡擱淺 2》的許多場景與設定之中。我認為有些部分,玩家可能要玩到最後才會真正理解。我在疫情期間所體會到的情緒,被非常深刻地融入這部作品之中。」
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後疫情世界,疫情不再困擾日常,但疫情卻也永久地改變了某些事物,例如電影業的不景氣被加劇了,串流產業發展更加蓬勃。但小島秀夫放進《死亡擱淺 2》裡的疫情體悟,絕對不是這些可視的變化,令人期待。
2.《死亡擱淺 2》的故事是什麼?
每款小島秀夫的遊戲都有類似的特性:劇情大綱其實沒什麼好說的。《死亡擱淺 2》也一樣,你不須擔心知道這個大綱,會影響你的遊玩體驗。
《死亡擱淺 2》故事發生在前作的 11 個月後,在前作裡,主角「山姆·波特·布橋斯」(Sam Porter Bridges)成功重建美國、成立新政府「美利堅聯合都市(UCA)」。
但他卻突然與新政府決裂,帶著他在前作的小夥伴「小路」(Lou) 消失無蹤。在本作裡,過去的夥伴翡若捷(Fragile)找到山姆,給他一個新任務:請山姆再度成為外送員,再度連接墨西哥與澳洲等世界其他區域。
遊戲開始,翡若捷拜訪如今隱居的山姆與小路,山姆不再住在基地裡無機質科幻風格的冰冷小套房裡,他現在的洞居生活甚至有點溫馨,牆上佈滿女兒照片,四周還有一些玩具。但翡若捷的到來打破這種平靜,她帶來不太妙的新美國新消息:
頑人不再是總統,新美國的居民們依舊瀕臨滅亡危機,她自己也因為過度穿越亡灘而罹患某種神秘病症……她還帶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任務。
翡若捷的第一個任務,要求住在新美國與墨西哥邊界的山姆,將「開若爾網路」拓展到位於墨西哥的亡人(Deadman,由大導演吉勒摩戴托羅擔任臉模)實驗室(吉勒摩正是墨裔),此時一個巨大 BT(Beached Things,擱淺體)正在往那裡前去,翡若捷願意暫時照顧小路,讓單身上路的山姆安心。
《死亡擱淺 2》就這樣將玩家帶往新地區墨西哥,此處遊戲時間約在 7~10 小時不等(端乎你有多不專心),隨後就會前往地域更加廣大的澳洲……但《死亡擱淺 2》只會有這兩個新地區嗎?目前尚未公開,但墨西哥與澳洲部份約佔整體遊戲份量的 30%~40%,因此很有可能還有新大陸等著玩家們。
其他部份:
3.《死亡擱淺 2》迷人的新角色們
4.《死亡擱淺 2》迷人的新地景
5.《死亡擱淺 2》迷人的新載具
6.《死亡擱淺 2》還是要送貨
7.《死亡擱淺 2》大幅優化的戰鬥體驗
8.《死亡擱淺》的有趣新任務
9. 結論
這是大王統整GameInformer、GameSpot、VGC、IGN等等9家遊戲媒體參與此次東京《死亡擱淺2》30小時測評的報告,應該很完整了,東西方媒體的感受不太一樣(西方媒體更強調比較前作的優化與氛圍感,東方較強調新增加的載具等系統新設計),也都統整在一起了……所以文章才這麼長XD。